两声巨响传来,众人瞬间屏住了呼吸,看向巷口那显示二人之诗的地方。刚才的声音分明是墙碎的之声,这两个年轻人竟然同时通过了第三关!
……
青州最大的酒楼——拜仙楼。
楼外此时也是围了个人山人海,众人甚至被说书人给拖急了,不停地催促着下文。
“江流到底对了什么诗啊!”
“哗!”
竟是有人直接将银票洒出,零星的几张被扔上了二楼说书人的桌面,掉落的银票却是没有人哄抢,而是经人传递,全部放在了说书人面前。
“乾坤尽、阴阳生,天涯谁人不识君?”
听罢老者的讲述,众人瞬间沉默。青州之人,崇尚诗风,谁不懂诗词韵脚?却是没想到江流竟然打破了规矩,偏偏众人又挑不出他哪里不对。
“我们在固定的规程里生活了太久,却是忘了诗本身所含的蕴意啊!
何为诗?
道出人间情,抒尽心中意!
是谁规定了诗必须是这样的格式呢?
这种格式应当只是诗的一种,却并不能就给诗下定义啊!
江流不愧是我辈天纵之才,这般创意写作的格局,却是我等远远不及!”
江流的诗,说书人的阐释,倒是让青州不少书生找到了未来学术的方向。墨守成规自然重要,开创先河亦然必不可少。
甚至于众多人竟是掏出书笔,就要将心头迸发的灵感记录下来。